支付宝布局租房场景,对租房市场的影响究竟几何?中介们会哭吗?真正的影响又在哪里呢?
10月10日,支付宝正式上线信用租房平台,在支付宝中搜索“租房”即可看到相关城市的房源和介绍,目前首批接入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成都、西安、郑州等八个城市。与传统的租房中介不同的是,信用租房平台借助金融产品实现了信用租房,即租房者可通过消费分期产品实现房租月付,芝麻分超650分的用户还可免押金。
问题来了,支付宝布局租房场景,对租房市场的影响究竟几何?中介们会哭吗?真正的影响又在哪里呢?
租房分期市场,究竟难在哪里?
其实,信用租房这件事并非支付宝首创,作为一种优质的消费分期场景,早就有大量的消费金融产品布局了租房市场,借助消费金融产品的支持变“押一付三”为“押一付一”或“押零付一”。
模式其实很简单,房东收到的,还是“押一付三”,只不过由租房分期公司替租客出这笔钱,算作给租客的贷款。而租客呢,每月向租房分期公司还款,看上去,便成了“押零付一”。
只不过,租房是典型的线下或O2O模式,难以完全实现互联网化。出租房情况千差万别,一房一况,租客起码要先实地看房才能决定租赁与否,一个房子要租出去,房东要接待几波租客的参观才成。大部分房东嫌麻烦,直接把房源交给中介,导致出租房源集中在中介手里。
对于大大小小的租房分期公司而言,若搞不定中介机构,便没有房源,没有房源,又谈何租房分期呢?问题是房屋中介机构的市场高度集中,大的中介机构就那么几家,且租客对于贷款租房的接受度也有限,中介机构便没有动力去迎合消费金融公司的模式创新。
因此,整体上看,虽然租房分期的模式早已有之,但市场影响有限,既未改变租客的租房观念,也未赢得房屋中介机构的支持,对于房屋租赁市场并未带来大的影响。
总结一下,租房分期市场发展不起来,表面上看是得不到中介机构的支持拿不到可分期房源,没有房源便不能教育租客,租客观念不改变反过来也会导致中介机构不愿意配合租房分期公司。于是乎,陷入了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的死循环。
只是,要解开这种“死循环”,找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对了。
找支付巨头就对了
想当初,第三方支付拓展线下支付场景时也曾面临类似难题,一方面是用户线下扫码付习惯未养成,所以商户不愿意接三方支付产品;另一方面则因为线下商户太少,不能教育消费者,消费者无法养成线下扫码支付的习惯。
怎么办?补贴!
为培养用户线下扫码支付的习惯,支付宝于2014年双十二推出了线下支付大促活动,支付宝付款打五折。据淘宝官方消息,在双十二当天,线下的近100个品牌、约2万家门店参与活动,范围覆盖餐馆、甜品、面包店、超市、便利店等多个日常消费场所。不妨简单回顾下当时的情景。
据媒体报道,双十二当天早上,在清华、北大附近的一家物美超市门店,挤满了附近大学早上没课或者翘课来享受优惠的大学生们。在上海的全家、可的、好德等便利店,周边写字楼来买东西的白领络绎不绝,在可的、好德便利店内,因为用支付宝钱包给公交卡充值、缴纳水电燃气费,也能享受5折20元封顶的优惠,不少大爷大妈出现在收银台,甚至还充当老师,教一些年轻人怎么用手机付款……
线下扫码付这件事,有了第一次,大家就会了。用户教育完成了,商户的接入也就顺利多了。
回过头来看租房这件事。作为超级流量入口,支付宝上线租房平台,市场影响力自然也不同以往。理想状态下,有望改变租房者的租房观念,使其更愿意接受消费分期的房租支付方式。租客观念的改变将带动中介机构态度的转变,更愿意配合租房分期公司开展分期业务,也将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布局租房分期业务,推动租房分期市场进入真正的春天,最终也会改变传统的房屋租赁模式。
不是,这只是理想状态罢了。
就线下扫码来讲,支付宝作为当时无可争议的支付龙头,用补贴的方式教育市场,自己便是最大的受益者。而在租房市场,房屋租赁中介才是最重要的玩家,支付宝通过租房平台教育了市场,结果可能是链家、我爱我家上线了租房分期业务,实现了市场收割。
因此,支付宝上线了租房平台没错,但究竟会投入多大精力去推广和拓展这个业务还是未知之数。
从当前的消息来看,首批接入的房源以公寓房直租为主,并未涉及到房产中介,意味着尚未对最主流的租赁模式产生影响。
真正的影响,或在租房之外
作为一种场景金融模式,不掌控租房场景便不可能真正做好租房分期业务。而租房这件事,又是典型的线下服务场景,在可预见的时间内,纯线上的互联网平台都很难实现对房屋租赁巨头的逆袭。所以,租房分期市场的前景,归根结底还掌握在房屋中介机构手中。
所以,支付宝上线信用租房平台,对租房市场会有影响,但影响有多大,其实不必太过乐观。而其更大的影响,或在租房之外。
在很多人眼中,信用没那么重要,因为信用不能当饭吃,除了贷款场景之外,似乎别无用处。所以,一些老赖信用很差,照样可以活得很滋润,大不了不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了而已。老赖们的“滋润”反过来催生了更多的老赖,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。
免押金租房为个人信用“变现”提供了除贷款以外的新场景,随着信用“变现”渠道的增多,或许将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意识。届时,个人信用将越来越重要,到了一定的阶段,量变引发质变,也许会带来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。这,才是更重要的事情。